<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国记协对参评作品“造假”零容忍 近两年撤销71件广电作品中国新闻奖参评、获奖资格
        发布时间: 2018-02-01

          记者1月30日从“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作品突出问题”新闻评议会获悉,2016年至2017年,中国记协根据对举报线索的核查情况,撤销92件“造假”问题作品的参评资格、获奖资格,其中71件是广播和电视作品。

          “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作品突出问题”新闻评议会由中国记协联合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举办。会议旨在倡导新闻界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减少“造假”参评情况发生,维护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中国记协国内部负责人在会上介绍说,近年来,中国记协在评出过硬作品、优秀人才,评出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上作出了努力。采取审核参评作品材料,实行获奖作品和获奖者退出机制,加强对参评推荐报送流程监督,规范报送材料的申报标准,加大对违规参评惩处力度等多种措施,强化对评奖的全程审核和全域监督,力求公开公平公正评选。

          “但近两年来,广播电视类参评作品出现作品内容造假,重新制作参评作品音视频,申报作品播出信息与实际不一致、参评作品指向不明确,报送作品为修改后的重播版本,无法提供作品播出原始依据等问题。”这位负责人说,违规参评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中国新闻奖评选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新闻舆论工作公信力。

          针对这些情况,来自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及各中国新闻奖报送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展开了评议和交流。与会专家认为,新闻采编人员应当加强自律。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陈绚、吴兢等建议,要从加强职业道德和操守的角度防范违规事件。

          中国记协主席张研农表示,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和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两奖”评选的权威性和公平公正性,需要全国新闻界、新闻工作者的共同维护。要高度重视新闻评奖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新闻作品出现真实性的问题,切实提高评奖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365bet育在线网址_365速发国际welcome_365bet平台网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3208000060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