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书为鉴,可创新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蕴含的治国理政思想博大精深、发人深省。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生动记录了这期间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和新的升华,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着作和最新教材。
讲政治、顾大局,把稳党建引领“方向盘”。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根”和“魂”。健全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方法,提高党的领导整体质效,尤其要以更高标准推进党委发挥领导作用,推进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的探索,保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在重大事项上把得了关、说得上话,始终确保发展符合党的路线方针、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符合民生需求方向。
守初心、担使命,守好为民服务“责任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真正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衡量社会建设和干部政绩的基础指标,为人民谋求实实在在的生活福祉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此,要注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把“高质量”体现到安全稳定、民生改善、疫情防控等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挑大梁、担重任,筑牢事业发展“压舱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诠释了统筹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是要对标先进、实干兴邦、躬身服务,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干事创业上“担担子”,在工作落实上“钉钉子”。统筹发展就是要以久久为功的耐力与发展创新的改革劲头,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进一步聚焦目标导向、考核导向、结果导向,不断校准工作方向、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成效。(新港办 方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