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开区检察院立足职能,对辖区内高层住宅小区因电动车违规通过电梯上楼入户充电、违规停放安全隐患大、监管难等问题,开展走访调研,推进问题隐患整改。一是深入分析原因,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向消防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强化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对充电桩不足或设置不完善、部分人员不懂法、收费标准等问题,督促街办推动辖区内相关问题整改;向行政主管部门发出综合治理类检察建议,建议由住建部门从强化物业管理层面,积极推进电动车上楼智能防控系统安装,以彻底解决电动车上楼治理难问题。二是推进建章立制,强化源头综合治理。主动上门沟通,建议住建部门邀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开展调研,积极推进安装智能化系统。住建部门制定印发《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住宅小区电动车上楼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试行)》,将安装防止电动车进电梯智能系统纳入对物业检查考评,推进小区物业规划电动车停放车位,筹建电动车停车棚,切实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上楼问题。三是加强宣传监管,持续关注整改效果。住建部门联合消防部门和属地街道办,利用宣传单、张贴公告、户外视频等播发火灾警示片,强化高层住宅小区居民对电动车上楼危害的认识。组织召开街道物业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会议,邀请执纪监督机关联系组参加,对方案执行内容进行督导。经实地走访发现,部分住宅小区已增设电动车停车棚充电桩,同时还安装限制电动车上楼智能系统,楼道停放电瓶车现象得到很大改善。